“救命,快来人啊,来人啊!”多么熟悉的呼救声,可此时不是医院,不是病房,不是我护理的病人,恰恰是来自来自公共浴室的呼救。
一个年轻的女孩躺在地上,双眼紧闭,旁边是一个年长的女士,已被吓得大喊大叫。而此时的我镇定自若,附在女孩的耳边:“醒醒,醒醒,能说话吗?”终于得到了一个微弱的应答。“不要害怕,我们在这,你不要动,我们抬你出去,很快就会好的”,我告诉女孩。这么年轻的女孩脑血管意外应该很少见,估计是短暂的脑缺血缺氧,而且她很瘦,估计90斤不到。必须尽快脱离浴室闷热的环境,呼吸新鲜空气。“来人和我一起抬一下,”没人应答,旁边这位年长的女士已不知从何下手,看来是真的被吓到了。算了,自己来吧!求人不如求己。说时迟那时快,一把抱起女孩,紧紧的抱着,穿着拖鞋勾着背,坚持着,加快步伐,把女孩放到通风的地方平卧,这时浴室的工作人员拿来了糖果。慢慢的女孩可以完整的说话了,精神状态也在慢慢的恢复中。从她口中我了解了不是所谓的减肥引起低血糖,恰恰她刚吃完饭就来浴室了,所以我告诉她以后至少饭后一小时才能进浴室,因为刚进餐后,大量的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帮助消化吸收,我们的大脑就会暂时的缺血缺氧,正好加上这个闷热的环境,所以水温不要太高,时间不要太久,而且最好两人相伴,毕竟安全最重要嘛!女孩很感激的看着我,不停的说谢谢。我说“没事就好,应该的。”此时,周围的几位年长的女士突然对我说:“没想到你力气那么大,一个人就抱起来了,看不出来。”后面补一句”比男人的力气还大”。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害怕,当事情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是那么的近,你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要心存善意,就只能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更何况我是一名医者。我突然发现自己是有用的,我所学的专业是有用的,我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在突发事件面前,当别人腿软手软的时候,我却步履坚定,思路清晰,为什么?回来的路上我一遍遍的问自己为什么?不是偶然,是必然,因为我是一名急诊内科的护理人员。回首四年的在校学习,12年来的急诊临床工作实践,一路走来,有哭过有笑过。经验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势,一直从事急诊的工作,我们深刻的理解那个“急”字的含义。你所接诊的每个病人都是最急,着急的要第一时间就诊,第一时间治疗,第一时间检查等等,病人理解的急就是无论何时他们都是优先首位。而我们眼中的急则是:临危不乱 镇定自若 有条不紊 动作敏捷。急诊病房的突发状况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随时随地,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2015年,我科61例大抢救中我参与抢救14例,其中大夜班8例,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每每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时候,心潮澎湃,再苦再累付出的一切皆值得。因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从第一天与急诊内科的相遇、从刚开始接触急诊病人时的胆战心惊,如今的我心有成竹步履坚定,是急诊岗位在鞭策着我前行。
不忘初衷,努力工作,幸福生活,时刻迎接挑战!(急诊内科 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