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类病人,他们的体型大多消瘦,他们的表情经常是愁眉苦脸,他们的喜怒哀乐转换无常,他们或爱独自沉默不语,或总是絮絮叨叨说个不停,他们的情感很丰富,也很脆弱,他们的爱恨情仇、是非曲直必须有个清楚界定,他们的精神常处紧绷状态。他们或因莫名的腹痛、或因腹泻、或因消瘦等症状入院,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查找器质性病变却一无所获,最终在给予认知心理治疗同时结合症状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称这类患者为心身疾病患者。
记忆最深刻的是2017年为一位49岁的赵姓阿姨诊治的案例。
第一次见赵阿姨,是在病区走廊上,一个形容枯骨的女人坐在轮椅上,由家人缓缓推至护士站。从来没见过如此消瘦的病人:完全是由一具瘦小的骨架撑起一副沧桑的皮囊,深深的眼窝之后一双浑浊泛着血丝的眼睛半睁半合,满脸的纹褶夹带着疲倦,嘴唇苍白,鼻翼轻轻的扇动。在她爱人的搀扶下,我们为她测量了身高体重,身高1.52 米的她体重居然只有25KG,BMI指数小于18 .5kg/m 2,NRS2002营养风险评估筛查高达7分,患者已经是营养不良三级诊断。在为其查体时,我们很震惊:躯体的每一根骨头清晰可见,松软布满褶皱薄薄的肚皮凹陷的像一只小船,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具活着的骷髅,她实在是太瘦了!
在我们的询问下,赵阿姨轻声细语娓娓道来她这一年的患病经历:2016年,因为子宫癌行了子宫切除手术,自此“元气大损”,身体虚弱不堪,经常饭后腹胀并隐隐作痛,并开始便秘,严重时需要使用缓泻药。深受这些病痛折磨的她,不敢多吃,甚至不吃,怕吃进去又排不出去。家人带她去了一家民营医院看病,在做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一位“老专家”拿着胃镜报告单告诉她:她是出血性胃炎,胃窦糜烂严重,所以饮食只能进一些清淡的汤汤水水。她谨遵“老专家”的嘱咐,接下来的日子只以米汤为食。喝米汤确实不怎么腹胀了,然而她的便秘愈加严重,同时她的体重迅速下降。起初,她和她的家人没有重视突来的暴瘦,后来她虚弱到不能行走,甚至不能坐起,只能卧在床上时,家人才开始紧张,将她送到我们医院治疗。在此之前,她又亲眼目睹一位病友的死亡过程,还有自己的妹妹查出结肠癌,这些对她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于是她觉得自己也得了不治之症,开始消极绝望,又觉得自己很没有用,掏空了家里的积蓄,拖累了爱人和孩子,所以充满负罪感和自责的她焦虑、紧张、害怕又无助,经常彻夜无法入眠,偶尔熟睡又被噩梦惊醒,她说每天都很疲乏,精神已经崩溃到了边缘。说完这些,她已经泪流不止,我们握着她的手安慰道:“您来到这里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救治您,帮助您”。
问诊搜集的这些信息给我们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为赵阿姨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得出躯体化症状量表(SSS )50 分(中度),抑郁筛查量表(P HQ 9)15 分(中重度度),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 AD - 7)9 分(轻度),由此得出赵阿姨存在着严重的心身问题。在器质性病变排查时,我们没有发现太严重的问题,那么她的消瘦可能由心身疾病引起。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我们开展了多种平行的治疗方案:一种是在营养师的参与下,为患者制定膳食计划,循序渐进为赵阿姨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改善她的消瘦症状;一种是药物治疗,精神心理障碍可能就是赵阿姨疾病的根源所在,我们为其使用了黛力新、阿普唑仑口服药,用药物缓解她的抑郁焦虑,改善她的睡眠;还有一种是发挥我们心理咨询师的作用,为赵阿姨进行心理疏导,我们和她唠嗑家常,鼓励她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同时我们建议他的爱人以聊天的方式多陪伴她,我们给她的手机下载了二十多首舒缓的音乐和歌曲,让她在独处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舒缓自己的情绪。
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赵阿姨的病情快速好转,基础体重25kg的她一周后长至27kg,可以下床活动了,声音也洪亮起来,整个人看起来很有精神气了,喜于言表的她告诉我们睡觉比以前踏实了很多,腹痛腹胀的症状没有了,大便也正常了,她开玩笑的告诉我们她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变成一个胖子,因为胖子有亲和力,胖子显年轻,最重要的是胖子经得起疾病折腾。说到这些时她再次哽咽了,她说这一年多如走在地狱间深受疾病折磨,看过很多医生,甚至使用了一些民间迷信的方法,都没有效果,她极度绝望,直到辗转到我们医院,遇到了我们,我们精湛的医术暖心的服务挽救了她,她对我们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遐想和期望,此时的她很温情很幸福。
经过25天的治疗,赵阿姨可以正常的行走,正常的进食了,我们为其办理了出院手续,并为其量身定制了出院计划,指导她饮食休息活动的各项细节。出院后我们也一直在跟踪随访她的康复状况,半年后,得知她的体重已经43kg,距离她成为胖子的目标又近了大大的一步。在通话里,她中气十足的声音,爽朗的笑声,无不在展示她幸福乐观的现状。如今,赵阿姨的体重已经正常,但没有成胖子,她说她并不是真的想成为胖子,只是当时消瘦的自己对满身肉肉是非常的渴望,现在她觉得健康才是最重要。
赵阿姨是个典型的心身疾病诊治案例。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诊断治疗过程往往一波三折相当坎坷。现在一直提倡整体医学,强调我们医治的对象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器官,而是将人看作一个包括器官、生理、心理、社会等多要素的整体,心身疾病诊治过程恰恰是运用了这种整体医学的理念。新时代的医学注重大局观念,讲究人文关怀,所以新时代的医护者我们必须不仅要有高深技术,还需要有爱心有温度。(南区消化内科 刘凤 朱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