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科学分析工作新形势。当前卫生反腐倡廉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近两年出现反弹,有些地方和单位还比较严重,其形式更加多样,手段更加隐蔽。二是收受患者及其亲属“红包”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医务人员甚至主动索要或者暗示患者送“红包”,影响很坏。三是大处方、滥检查、滥收费等现象在一些医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加重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四是部分医院仍然存在自立项目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重复计费等多收费、乱收费现象,严重损害患者利益。五是少数单位医疗安全管理不到位,有些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发生严重的医疗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六是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职业道德缺失,群众不满意。这些问题,与医疗行业的性质格格不入,与医疗卫生广大干部职工的意愿背道而驰,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党和政府高度关切,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切实予以解决。
2、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强调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是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更高要求。明确提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要求,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涉及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医德医风建设的高度重视。省纪委九届三次全会也将医疗行业列入2013年度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中。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准确把握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和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不断把卫生反腐倡廉工作引向深入。
二、围绕“三清”目标,扎实推进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1、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一要始终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条原则。这是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要求。各级党组(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和领导干部要忠诚于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个步调、一个声音。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打折扣、高变通,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政令畅通。二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章这个党的基本大法,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强化程序观念,重大问题必须请示报告,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三要切实强化教育监督这一重要保障。严守党的纪律,要靠党员个人自觉,也要靠组织教育监督。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力度,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约束的特殊党员,决不能让党沦为各取所需、各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监督,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2、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制定“三十条”,目的就是不断净化政治生态,以作风正党风,以党风赢民心。卫生厅党组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作出具体要求,要着力从以下方面改进工作作风。一要改进调查研究。调研要紧紧围绕主题,增强目的性和针对性,认真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切忌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察实情、听实话,多与一线医务人员和基层群众沟通、座谈,务求真实客观;二要改进文风会风。要强化会议管理,实行“无会周”制度,减少会议数量,压缩会议的时间和规模,改革会议形式,除了必须进行座谈交流、集中讨论或当面对接等内容的全省性工作会议,一律用电视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精简各类文件简报,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篇幅。三要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一定要树立“浪费也是腐败、节约也是政绩”的观念,坚持勤俭办事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做出重要批示,省纪委也出台了“十条禁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对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人员,一经查实,一律先停职,再依据有关规定处理;对执行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严重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并予以通报。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抵制“边缘腐败”,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树立简朴、清廉的良好形象。好的作风既是抓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改进工作作风,首先要从领导班子做起,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人都要带头执行,以身作则,为全系统树立良好榜样,要从具体事情做起,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体现到工作的点点滴滴、时时处处,使纪律要求变成自觉行动。
3、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对权力运行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制约的机制。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情况、行政审批、干部人事工作、卫生资金分配使用和重大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继续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三、紧紧围绕深化医改,努力开创卫生行风建设新局面。
1、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一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行业先进典型,不断培育发掘新的行业榜样。二要学习实践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坚持恪守宗旨、救死扶伤的精神,把呵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最高使命;坚持尊重生命、崇尚医德的精神,将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尊重科学、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提高医学水平和医疗质量。三要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将《规范》作为资格考试、考核考评、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四要加强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的宣传教育。五要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格言、廉洁短信、廉洁歌曲、廉洁书画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理、寓教于乐,以廉塑人、以廉促管。注重医德医风长效机制建设坚持并不断完善医德考评制度,探索建立医务人员个人信用体系。
2、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确保“三年上一大台阶”。一要丰富活动内涵,重点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使“三好一满意”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服务水平的提升中、医疗质量的改进中、医德医风的转变中、人民群众的口碑中。二要突出整改落实,今年要拿出2-3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回头看”活动,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三要构建长效机制,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形成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三好一满意”的要求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持久地发挥作用,促使服务水平、医疗质量、医德医风上一大台阶。
3、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大商业贿赂案件查办力度,通过与检察、公安机关开展商业贿赂“共防共建”活动,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既对医疗卫生违法违纪人员严肃处理,也坚决打击行贿者,有效震慑商业贿赂行为。二要扎实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医疗机构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职负责,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真正实现“制度+科技”防控商业贿赂等问题发生。三要坚持和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启动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有效控制药品耗材价格,规范购销秩序,挤压流通领域“水分”。四要结合医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商业贿赂源头治理。逐步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降低公立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和支付方式改革。创新医务人员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其合法收入待遇水平。
4、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大卫生行业监管力度。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管,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规划设置、资格准入、服务行为、质量安全的监管,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并与医疗机构校验管理、等级评审和医师定期考核相结合,增强监管效果。二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管,开展医药费用监测,完善医疗服务、质量、费用等信息定期公开发布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基建项目上马审批、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使用的监管,防止医疗机构盲目扩张、无序发展。三要加强对卫生项目资金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对医改资金、重点卫生项目资金的监管,建立资金使用效果评估机制,防止贪污、挪用等问题发生。四要严肃查处行业不正之风案件。要把查办案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办案重点,整合系统办案力量,积极吸收有关专家参与,重视与执纪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形成办案合力。既坚决查处重大典型行风案件,不管涉及到谁,不管是医院领导还是大牌专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又切实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媒体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立即组织调查,及时作出处理,并将查处结果向社会公布,以回应媒体、接受监督。
四、切实加强领导,保障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反腐倡廉第一责任人,各职能处科室,各临床医技负责人是部门和科室反腐倡廉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坚持“一岗双责”,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纠风工作责任制。要有权力就是责任、就是压力的意识,自套“紧箍咒”,严于律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释放强大的正能量。各级干部都要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坚持重要工作亲自抓、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确保单位、科室和部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